企業采購如何通過完善支付降本增效?
來源:大理滄龍物流有限公司 發布人:admin 發布時間:2014年6月23日 點擊:2780次
在煤炭企業中,影響物資采購價格的因素很多,這是一個復雜的問題。通過對企業采購方式的利弊分析可以看出,貨到付款和款到發貨對采購價格有著重要的影響。
隨著國家對經濟結構的調整,煤炭行業持續低迷,煤炭庫存持續走高,價格大幅下行,企業經營舉步維艱。據專家預計,煤炭行業的低迷還將持續很長一段時間,要想在短期內改變這一狀況,就必須從企業內部管理做起,降低企業經營成本,由粗放型經營模式轉變為集約化發展模式。但為保證企業正常生產,材料、設備的支出在企業成本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當前形勢下,各煤炭企業都在討論如何進一步降低企業所需設備、材料的價格。現從貨到付款和款到發貨兩種付款方式的角度來簡單分析對采購成本的影響,從而為企業提供更為科學的采購方式,達到降本增效的目的。
支付方式影響成本
作為國家特大型煤炭企業,冀中能源集團2013年煤炭產量1億多噸,精煤產量超3000萬噸,其下屬五個產煤子公司累計年物資采購量達80多億元,如此大的采購規模,在選擇供應商方面有很大的余地,并在價格談判中主動性較大,具有優勢地位。同時,鑒于煤炭行業的特殊性,企業對供應商的選擇有特定的要求。作為采購方企業一般采取建立一個相對穩定且相對競爭的供應廠商庫。在設置招標文件時通常會選擇對己方有利的貨到付款方式。
在傳統的觀點中,如果處于買方市場中,采購方往往會利用自己的優勢地位在制定招標文件時做出一些對自己有利的條款。例如,采購方要求供貨方先發貨,貨到驗收合格后付款。簡單的來說這沒有問題,不會損害采購方的利益。但是,當采購方資金出現緊張,不能按照約定貨到后馬上給付貨款,就會出現一系列問題:
由于長期占用供貨方的資金,供貨方不能及時收回貨款來償還上游原材料供應商的貨款,必然會給供貨方帶來資金壓力。對于資金鏈承受風險較弱的企業,他們可能會選擇退出該市場。
同時,在煤炭企業要求相對穩定的供貨廠商中,如果有供貨商退出,那么在相對的時間里供貨商必然減少,就會導致競爭力下降,進而導致訂貨價格走高。極端情況下只能采用定點談判、競爭性比價的采購方式。據統計,定點談判、競爭性比價所定價格往往會比招標的價格高很多。
另外,對于選擇留在市場中的供貨商,由于不能按時從采購方那收回貨款,就不能按時給付原材料供應商的貨款,或者舉債購買原材料進行生產,從而影響供貨商的資本周轉率。就目前形勢來說,有很大一部分企業通過銀行融資非常困難,因此,他們會通過一些民間渠道進行融資。供貨商生產成本的大幅增加,在攤薄利潤的同時,勢必會將部分成本轉嫁到產品的出售價格上。供貨商抬高供貨價格,將會增加采購方的經營成本,與采購方降低經營成本的目標相悖,從而形成惡性循環。
協調一致實現共贏
如何解決上述問題?這就需要采購方主動放棄自己的優勢地位,改變給付貨款的形式,采用相對有利于供貨商的款到發貨或者按照供貨商生產進度分期付款的方式給付供貨商貨款。看似簡單的一個改變,卻帶來了質的飛躍。
供貨商按時收回貨款的風險減小,他們更愿意留在這個市場中;吸引尚未進入到該市場的合格供貨商積極進入該市場,增加市場的競爭力;采購方能以更加公平合理的價格購買到所需的物資,降低企業經營成本,形成良性的循環,有利于整個供應鏈系統的穩定。
但同時,這也會給采購方帶來一個非常棘手的問題--資金。對于本身就資金困難的企業來說,這無疑是雪上加霜。若要解決這個問題,單靠經濟大洋中的一艘小帆船是不可能解決的。這就需要整條供應鏈上的采購方協調一致,從而達到供應鏈上的所有企業形成利益的共同體,共同維護供應鏈的穩定,促進企業的共同發展。
因此,采購方不應只是著眼于自己所控制的小市場,同時還要立足于所處行業的大市場,要與上游供貨商、下游采購方共同打造穩定、可靠、抗風險的供應鏈,從而實現集體的成長、發展,實現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