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嶺大道通四方連未來
《云嶺之窗》編輯部
一排排嶄新的動車猶如一條條銀色巨龍,靜靜地臥在軌道上,整裝待發;旅客們拉著行李箱,有序地走向檢票口排隊檢票;列車員們身姿挺拔、面帶微笑,迎接著每一位乘客......
穿越時光隧道,來到2015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到昆明南站考察時,這里還是機器轟鳴、塔吊林立,一片忙碌的施工景象。如今,這座我國西南地區最大的高鐵車站,宛如一只孔雀跳起美妙的七彩云南之舞,令人越看越喜歡。
在寬敞明亮的昆明南站,旅客不僅可以在站內實現高鐵、地鐵、公交、出租車的零距離換乘,還能享受到車站提供的外語、少數民族語言服務,以及車站全景VR、重點旅客互聯網預約等特色服務......車站里,熙熙攘攘、人頭攢動,呈現出一派繁忙而又和諧的景象,不同國家、不同膚色、不同民族的人們在這里坐高鐵通達北上廣深,或從內地乘高鐵抵達昆明后,中轉換乘汽車、飛機前往南亞東南亞地區。
現代化的昆明南站,只是云南綜合交通建設的一個縮影。
云南各族干部群眾始終銘記:2015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云南時指出,基礎設施特別是交通設施建設滯后,是制約云南發展的重要因素;2020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再次考察云南時強調,云南要主動服務和融入國家重大發展戰略,以大開放促進大發展,加快同周邊國家互聯互通國際大通道建設步伐。
十年來,云南牢記囑托、起筆交通,發揚"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奮斗精神,掀起高質量、現代化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高潮,在全國率先形成了鐵路、公路、民航、水運、郵政"大交通"管理體制,"七出省五出境"高速公路網基本形成,"八出省五出境"鐵路網不斷延伸,"兩網絡一樞紐"航空網加快推進,"兩出省三出境"水路網持續拓展,外聯內暢的綜合運輸大通道加快形成......人享其行,物暢其流,成為云南各族人民享受美好生活的真實寫照。
2022年以來,云南以"暢安舒綠美"為建設目標,以擴綠增美為主要措施,全面實施綠美公路建設,完善交通安全設施,助力交旅融合。圖為羅平(江底)至陸良(召夸)高速公路。云南省交通投資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供圖
路景交融 向美而行
2023年底,全省公路總里程達32.9萬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車里程10466公里、農村公路里程增加至29.2萬公里。目前,124個縣(市、區)實現通高速公路,全省所有縣(市、區)實現高等級公路全通達。成功創建21個國家級、50個省級"四好農村路"示范縣,怒江美麗公路入選全國第一批交旅融合發展典型案例。一條條寬闊的綠美公路,串聯起七彩云南的雪山草甸、熱帶雨林、瀑布梯田、民俗文化,綠美生態走廊成為助力各族群眾幸福生活的生態路、旅游路、致富路。
中國昆明至泰國拉廊多式聯運列車開行。國鐵昆明局 供圖
列車飛馳 動能煥發
2016年12月,隨著滬昆高鐵、南昆客專開通運營,云南接入全國高鐵網,邁入高鐵時代。2021年12月,中老鐵路開通運營,使得云南從全國鐵路網的邊陲末梢走向開放前沿。2023年底,全省鐵路運營里程達5222公里,14個州(市)通鐵路并實現動車覆蓋,鐵路干線"大動脈"支撐基本形成。云嶺大地奔跑的列車連通一座座城市和鄉村,處處風景美如畫。
飛機翱翔 藍天筑夢
目前,全省已建成運營15個民航運輸機場,數量位居全國第4位,機場密度遠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全省各機場開通航線數量高峰時達666條,基本實現南亞東南亞國家首都和重要旅游城市航線全覆蓋。2024年1月27日,博岳(云南)通用航空有限公司B-12SW飛機交付儀式在云南機場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彌勒東風機場舉行。今后,游客和市民可在彌勒東風機場培訓學習,駕駛"云南制造"的飛機翱翔藍天。
"萬里長江第一港"水富港 呂文/攝
百舸爭流 通江達海
2023年,全省航道里程達5188公里,運輸船舶971艘。"一出省(金沙江-長江)、一出境(瀾滄江-湄公河)"和多庫湖區水運發展格局基本形成,長江第一港水富港多式聯運"揚帆起航",瀾滄江-湄公河國際航運實現集裝箱運輸零的突破,水路交通運輸能力顯著提升。一條條江河奔向大海,在千溝萬壑間穿鑿出一條條黃金水道,使云南的區位優勢熠熠生輝。
郵政快遞 暢通市場
2023年,全省郵政業務收入突破150億元,郵政行業寄遞業務量突破15億件,全省2207個抵邊自然村全部實現郵政普遍服務覆蓋。2024年,郵政快遞企業共有5架全貨機,北上廣深等主要城市均可實現"次日達",郵政快遞已經融入了人民群眾的日常生活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