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24日至25日,由大理經開區轄區的大理佳利集團公司、云南順豐洱海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大理滄龍物流有限公司三家民營企業聯合組織的《百企幫百村精準扶貧現場觀摩及工作會議》在劍川縣召開,三家企業的高中層、劍川縣委政府、金華鎮及州縣各相關部門主要領導,三河村委會干部參加了會議,政府官員和企業家云集劍川縣共商產業扶貧大計。大理州委副書記袁麗娟出席指導會議。
"百企幫百村"是州委州政府提出的扶貧攻堅主要措施之一,也是實施精準扶貧、產業扶貧的有效嘗試。按照州委州政府要求,去年下半年以來,大理經開區轄區的佳利集團、順豐環保、滄龍物流三家愛心企業聯合"結伴扶貧",選定了在邊遠、高寒、民族聚居的劍川縣金華鎮三河村實施了無償扶持山區群眾種植生態有機馬鈴薯的產業扶貧項目。扶持方法上采取由佳利集團無償購買提供貧困戶馬鈴薯種子,順豐公司無償提供有機肥料,滄龍物流負責無償運輸有機肥料、馬鈴薯產品以及建設冷藏倉儲設施提供貧困戶使用。
經過前期一系列幫扶措施落實,三戶企業共投入超過100萬元資金,今年年初在三河村共種植馬鈴薯846畝,通過三河村試點后,計劃明年擴大種植面積達到5000畝,2022年劍川縣種植面積將達到5萬畝,將"小土豆"培育成山區群眾致富的大產業,做成劍川縣的農業"龍頭"骨干產業。
今年,三河村連片種植的846畝紅心馬鈴薯長勢喜人,部分地塊上的馬鈴薯已經成熟,陸續進入了收獲期。產業扶貧現場工作會,首先組織與會人員參觀了三河村連片的馬鈴薯種植基地,只見馬鈴薯長勢喜人,放眼望去,綠油油的枝桿隨風搖曳,白花花的花束含苞待放,在開始收獲的地塊上,白族婦女們正在揮汗開挖采收早熟的馬鈴薯,幸福的笑容掛在她們的臉上,豐收的喜悅刻在她們的心里,保守估計今年馬鈴薯收成平均每畝不會低于2500市斤,憑借著只施用有機肥料、不施農藥和劍川特色的花芯馬鈴薯的名氣,使得三河村846畝生態綠色、好看好吃、營養豐富的紅芯馬鈴薯,定會獲得可觀的經濟效益。
當然,好產品得有好市場,方能獲得好效益,對此,扶貧現場工作會上推出了由州企業家協會牽頭,會員企業以及縣、鎮村全員參與的馬鈴薯產品營銷方案,并將通過領導代言、名人代言、企業家代言和電商平臺銷售等多種形式進行全方位營銷,打造劍川紅心馬鈴薯的品牌知名度,為全縣產業扶貧奠定堅實基礎。劍川縣縣長王遠、金華鎮黨委書記毛金山,佳利集團董事長趙中柱、順豐公司董事長鐘順和、滄龍物流公司董事長龔勇全還就如何持續做好產業扶貧的組織落實、措施落實、服務配套落實以及產品的冷鏈倉儲物流配套、加工包裝及市場營銷問題充分發表了意見,形成一致的產業發展共識。
大理州委副書記袁麗娟發表了重要講話,充分肯定了此次在劍川縣召開的"百企幫百村"精準扶貧現場工作會開得好,很務實,是對產業扶貧工作、鞏固扶貧成果再研究、再布置、再落實的會議。對佳利、順豐、滄龍三家具有家國情懷的企業,在劍川縣三河村實施精準的產業扶貧辦法給予了充分肯定,她說:大理的三家有情懷的民營企業選擇對劍川縣三河村種植馬鈴薯進行產業扶貧,雖然是 "小土豆"但展現出的可是個大產業,從一個村示范擴張為全縣的發展,研究的是一個縣的大產業和扶貧系統工程問題,扶貧攻堅對農民來說最基本的就是達到產業發展、農民實惠兩大目的,而這次精準扶貧現場工作會議就契合和達到了這一目的。
袁麗娟副書記就今后如何鞏固扶貧成果,繼續做好精準扶貧、產業扶貧工作以及州縣各級各部門怎樣協調服務和主導工作提出明確要求:一是尋找市場做好銷售,要采取多種方法和形式做好馬鈴薯產品營銷,拓展市場渠道。二是打造和做強品牌,要盡快組織申報劍川地標馬鈴薯品牌,使資源優勢轉化為品牌和經濟優勢。三是建好設施增加投入,要積極做好招商引資工作,引進有實力的企業加入到劍川建設農副產品加工、儲存及物流配套基礎設施,帶動產業扶貧。四是統籌規劃完善扶貧體系,要堅持產業扶貧縣鎮為主導,村社和群眾為主體,企業積極參與的格局,最終形成合力,取得成效。